您位于:首页 > 成果发布内容 > 行业资讯 > 低VOCs材料推广目录 > 《2020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系列车型气味解析之迈腾

《2020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系列车型气味解析之迈腾


       2020年6月30日,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发布了《2020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了消费者气味调研、气味来源解析、气味综合分析等研究成果。为帮助企业深入了解车内气味来源及特征,提高车内气味管控效果,本期对迈腾(2020款 330TSI DSG 豪华型)进行气味详细解析。
       1、检测及分析方法
       本报告依据《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全谱分析,同时依据《T/CAS 406-2020 车内空气 气味的评价 感官与光离子化检测仪耦合分析法》对车内气味进行综合分析。
 

图1 车内VOCs检测                                                            图2 车内气味检测

     
       检测完成后,基于中汽数据建立的车内气味物质嗅阈值数据库和气味相图分析工具,计算所有检出VOCs的阈稀释倍数(检出浓度/嗅阈值),将阈稀释倍数大于1的物质作为重点气味物质,各物质的阈稀释倍数相对比率即为该物质的气味贡献率。
       2、气味物质解析
       本报告中迈腾车内检出的VOCs以烷烃、芳香烃和醛酮为主。从化合物的种类来看,迈腾车内VOCs首要为烷烃类,占比为39%;其次为芳香烃类和醛酮类,占比均为22%;其他为酯类、醇类及少量硅氧烷类物质。从化合物的浓度来看,烷烃类物质的浓度值最大,占所有检出物质总浓度的49%;其次是醛酮类,浓度占比达18%;芳香烃类浓度占比达17%;硅氧烷类、醇类及酯类浓度占比较小,依次为6%、5%和5%。
       烷烃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汽车零部件中塑料的聚合残留物及降解产物。芳香烃类物质可能来源于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分散助剂、胶黏剂等。醛酮类物质可能来源于醇类物质的氧化及聚合物的降解。酯类、醇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材料中游离单体的分解、氧化等。硅氧烷类物质是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许多硅氧烷分子会直接进入到成品中。此外,由于车内材料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在加工生产中用到的增塑剂、抗氧剂、阻燃剂、催化剂等都会产生多种VOCs。


 图3 车内VOCs物质种类分布                                               图4 车内VOCs物质浓度分布
 
       通过对车内气味物质进行解析,得到迈腾的重点气味物质为正丁醛、丙醛、乙醛、2,3-二甲基十氢萘、十氢-2-甲基萘等物质,各物质对气味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26%、16%、7%和6%。
       醛类物质的可能来源为塑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的降解产物、聚氨酯发泡中某些小分子醇类物质的氧化以及地毯等内饰中使用的胶水等。去除醛类物质一方面可以在材料中添加除醛剂,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后处理,如吸附、氧化分解等。
       萘类物质的可能来源为材料加工过程中用到的有机溶剂、添加剂等,去除萘类物质一方面可以调整材料生产工艺,减少用机溶剂、添加剂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其他环保溶剂进行替代,减少萘类物质的挥发。

图5 重点气味物质                                                       图6 重点气味物质贡献率

     
        3、气味综合分析
       本报告中迈腾车内气味综合分析结果见表1。依据《T/CAS 406-2020 车内空气 气味的评价 感官与光离子化检测仪耦合分析法》标准,迈腾的气味客观强度为3.9级;臭气浓度为56,表明车内气味消散较慢;气味类型为塑料味、溶剂味,均属于消费者抱怨较多的气味类型;气味愉悦度为-3。
 

表1 气味综合分析
 

       车内气味的改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从材料开发、生产过程、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加强管控,中汽数据愿与行业一同努力,传播健康出行理念,提升车内气味水平,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低VOCs材料推广目录